宗馥莉疑遭3名同父异母弟妹起诉
【宗馥莉疑遭3名同父异母弟妹起诉】近日,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馥莉因遗产纠纷被推上风口浪尖。三名自称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的原告——宗继昌(Jacky Zong)、宗婕莉(Jessie Zong)和宗继盛(Jerry Zong)——在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冻结宗馥莉名下汇丰银行账户内约18亿美元资产,并追讨其父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。这场突如其来的家族纷争,不仅撕开了娃哈哈帝国继承战的序幕,更将宗庆后鲜为人知的私人生活暴露在公众视野中。根据原告律师披露的法庭文件,宗庆后于2003年指示下属在香港汇丰银行设立离岸信托,受益人为三名非婚生子女,每人名下各有一笔7亿美元的信托资产。然而,由于当时资金不足,信托仅注入部分启动资金,剩余款项需通过娃哈哈集团分红逐步补足。截至2024年初,该账户余额约18亿美元,但原告方声称,2024年5月有约110万美元被转出,引发资金安全担忧。原告方要求宗馥莉立即停止处置账户资产,并支付数百万美元的资产利息及资金转移损失赔偿。其核心证据包括宗继昌的出生证明、宗庆后体检样本的DNA比对申请,以及娃哈哈前财务总监的证词,试图证明资金转移存在违规操作。
三名原告的背景迅速成为舆论焦点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宗继昌出生于1996年,宗婕莉出生于1998年,宗继盛出生于2017年,三人均为美国国籍。原告律师声称,他们的母亲是宗庆后的前下属杜建英——一位在娃哈哈发展历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女性。
杜建英1991年加入娃哈哈,是宗庆后亲自破格录用的首批高学历人才。她从生产车间技术员做起,逐步升至集团核心管理层,主导过海外公司布局,并曾以“看护人”身份陪同宗馥莉赴美留学。工商信息显示,宗继昌自2022年末起担任南京娃哈哈饮料、天津娃哈哈食品等5家集团下属公司董事,宗婕莉则同时担任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董事职务。
这场遗产争夺战已形成“香港+内地”双线诉讼格局:香港战场:原告以信托纠纷为由,要求法院依据普通法判断信托有效性,并冻结资产。宗馥莉律师团队则援引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》第8条,强调原告未能提供宗庆后签署的信托契约或董事会决议等法定文件,质疑证据效力。内地战场:三名原告同时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确权之诉,要求继承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.4%股权。按当前市值计算,这部分股权价值超200亿元人民币。宗馥莉方提交了宗庆后2020年签署的遗嘱副本,其中明确写道:“本人所有境外资产均由独女宗馥莉继承,其他子女不得主张任何权利。”遗嘱见证人包括娃哈哈集团副总裁潘家杰、财务总监方强等核心高管。
家族纷争的负面影响已蔓延至娃哈哈经营层面。据全国工商联饮料业商会调研,2025年7月以来,已有3家省级代理商暂停进货,担心“股权变动影响供货稳定性”。此外,原告方申请调取的宗庆后体检样本DNA比对结果尚未出炉,若三名原告身份获法律确认,娃哈哈集团股权结构将面临重大调整。
值得关注的是,宗庆后生前曾以“家文化”著称,强调企业伦理与家族传承。然而,这场遗产争夺战暴露出其家族治理的脆弱性。法律专家指出,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,大多采用“家长制”管理模式,在财富传承上依赖个人权威而非制度设计。据《2024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》显示,仅38%的家族企业制定了正式的继承计划,涉及非婚生子女权益的安排更是近乎空白。
这场风波也引发了社会对企业家私人生活的讨论。长期以来,宗庆后被塑造为“布鞋富豪”“民族饮料第一品牌缔造者”的完美形象,其三度荣登中国首富宝座的传奇经历,更强化了这一人设。然而,三名非婚生子女的出现,打破了公众对宗氏家族的单一认知。
有评论指出,企业家也是凡人,其私人生活不应被过度神化。但另一方面,娃哈哈作为国民品牌,其家族纷争难免影响企业形象。如何在维护个人隐私与保障企业稳定之间找到平衡,将成为宗馥莉接棒后的首要挑战。截至目前,香港高等法院宣布将在约2个月后作出判决,而杭州中院尚未确定股权确权之诉的开庭日期。这场涉及21亿美元的遗产争夺战,不仅考验着法律公正,更将深刻影响中国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与传承逻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