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深回应《奔跑吧》遭拖拽
【周深回应《奔跑吧》遭拖拽】近日,歌手周深通过社交平台发文回应当日热搜话题“周深录制综艺节目遭嘉宾拖拽”,以温和态度平息舆论风波。他在长文中表示:“大家为我的好我都感受到了,非常感动!录制节目时为了节目精彩好看,我们所有人玩游戏时都会认真投入,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,放心我没有大碍!”这番回应既安抚了粉丝情绪,也展现了职业态度,但事件背后折射出的综艺安全争议仍持续发酵。7月11日晚播出的《奔跑吧第九季》澳门特辑中,节目组设置“蒙眼撕名牌”环节,周深与飞行嘉宾、篮球运动员郭艾伦(身高1.92米)展开对抗。由于周深处于蒙眼状态,无法预判对手动作,被郭艾伦抓住衣领后腾空拎起,拖拽超过10秒。现场画面显示,周深颈部被衣物勒出红痕,耳朵充血肿胀,面部及膝盖出现擦伤。尽管节目组未叫停游戏,周深仍以幽默化解尴尬,事后调侃“我以为在西安做面食”,并主动询问其他嘉宾是否受伤。这一场景引发粉丝强烈不满。有观众指出,周深作为歌手,体型与职业运动员差距悬殊(周深身高约1.61米,体重仅50公斤左右),此类高强度对抗存在安全隐患。更有网友发现,节目组疑似通过后期剪辑放大冲突:添加其他嘉宾的笑声音效(实际现场无人发笑)、反复回放拖拽画面,甚至被指利用特效遮盖周深面部伤痕。事件发酵后,周深粉丝在节目官博评论区发起“安全诉求三连问”:
风险评估是否到位?粉丝援引过往节目案例,指出周深曾在《奔跑吧》中因游戏设计导致膝盖受伤,此次拖拽事件并非首次安全隐患。有观众质疑:“为何节目组未针对体型差异调整游戏规则?”
现场保护措施何在?据现场观众透露,拖拽过程中周深多次呼喊“轻一点”,但工作人员未及时介入。粉丝对比其他综艺安全措施,如《密室大逃脱》为嘉宾配备护具、《极限挑战》设置安全督导员,认为《奔跑吧》安全预案存在漏洞。
后期剪辑是否失当?节目组被指通过剪辑强化冲突效果,例如将周深被拖拽的慢镜头与夸张音效叠加,营造“暴力美学”观感。这种处理方式引发伦理争议:“综艺娱乐是否应以嘉宾安全为代价?”
周深事件并非孤例。近年来,综艺节目安全事故频发:2023年某密室类节目因道具故障导致嘉宾骨折;2024年某竞技类节目因游戏设计缺陷引发群体冲突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明指出:“综艺行业存在‘重收视、轻安全’的顽疾,部分制作方将风险视为节目爆点,这种思维必须纠正。”
针对争议,《奔跑吧》节目组暂未正式回应,但有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:“所有游戏均经过安全测试,嘉宾也签署了风险知情书。”然而,法律界人士表示,知情书不能成为免责盾牌。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律师分析:“若节目组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,仍需承担相应责任。”
面对舆论风暴,周深选择以温和方式回应。他在长文中特别提到:“每个游戏工作人员都很辛苦地提前做了各种测试,我们也会努力争取多多跟节目组沟通,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强再巩固到让大家不担心。”这番表态既肯定了工作人员付出,也委婉提出改进建议。
这种处理方式与其职业经历密不可分。作为从《中国好声音》走出的实力唱将,周深近年来凭借《大鱼》《光亮》等作品跻身一线歌手行列,同时因《奔跑吧》《时光音乐会》等综艺成为“综艺感与专业度兼备”的代表。粉丝评价其“情商高、会化解矛盾”,例如在2023年《奔跑吧》中,他曾因游戏失误拖累队友,事后主动承认错误并改进表现,赢得观众认可。
周深事件为综艺行业敲响警钟。据统计,2025年上半年全国在播综艺中,竞技类节目占比达37%,但安全预案达标率不足60%。业内人士呼吁建立行业标准:“应像影视剧拍摄一样,制定综艺安全操作手册,明确游戏设计、现场保护、应急处理等环节的规范。”对于观众而言,周深的回应也传递出积极信号:在追求娱乐效果的同时,嘉宾与制作方需共同守护安全底线。正如他在文末所写:“我们都好好的,平安健康!”这或许是对综艺行业最朴素的期许。